湖北某中学新奇“双师授课”,老师像德云社在说相声?
近年来,教育领域似乎总不乏新鲜名词和教学模式的推出,每隔数年便有一波“改革与创新”的风潮席卷而来。
最近,湖北十堰市某中学又创新了一个新的教学模式——“双师课堂”,并声称能实现“双倍教学输出”,这一举措迅速引起了广泛争议。
从流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,这是一场公开课,两位女老师一左一右站在讲台上授课,教室后面坐满了听课的人。
这一场景不禁让人联想到相声表演中的“逗哏”和“捧哏”,或是表演中的“主讲”与“抛梗”角色。
难道学校真的把“德云社”的模式搬到课堂上了?
当然,校方给出的解释是,这是“双师课堂”,旨在实现知识的双倍输出。
所谓的双师课堂,顾名思义,就是两个老师共同上一节课。
这一模式确实新鲜,让人不禁好奇,两位老师事先是否会“对台词”、分工合作。
比如,语文老师讲述《小猫钓鱼》的故事,数学老师则计算小猫钓了几条鱼、吃掉几条、还剩几条。
这种设想听起来颇为有趣,但在实际操作中,问题也随之而来。
首先,人们担心的是,如果一个老师正讲到兴起,另一个老师突然插话,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。
此外,两位老师之间是否会因为抢话而打乱整体节奏?
学生们如果调皮捣蛋,齐声起哄,场面恐怕会更加失控。
在教育界,每隔几年就会刮起一阵“改革与创新”的风,创造出各种新的名词。
从同课异构、翻转课堂、四环教学、沉浸式备课,到大单元教学,现在又推出了“双师课堂”。
学校宣称,双师课堂可以实现知识双倍输出,学科互补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然而,按照这个逻辑,如果九个老师同时上课,岂不是一节课就能抵得上九节课?
学生们上完这一节课就可以直接放学了?
这显然有些不切实际。
双师课堂,暂且不论其课堂效果如何,关键在于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,两个老师共同授课,究竟是为了教给学生知识,还是为了让学生看老师们的表演?
在笔者看来,双师课堂更像是一种标新立异的形式主义,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。
当今的教育界,已经被各种改革和创新折腾得有些混乱。
同课异构轰轰烈烈推行了两年,现在不再提及;
翻转课堂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两年,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;
一师一优课、大单元教学等也未能持续引发关注。
现在,又推出了双师课堂。究竟是谁在主导这些改革,不停地折腾教育?
教育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事业,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过是过眼云烟。教育需要的是和风细雨,而不是暴风骤雨般的折腾。
能否放过老师,别再折腾他们了?
教无定法,因材施教,这才是教育的根本。
我们应该给教育一点时间,让它走得更慢一些,更纯粹一些。
据听过双师课堂的老师介绍,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:
一种是同科共讲,比如两个音乐老师共同上一节课,一个吹拉,一个弹唱;
另一种是学科融合,比如地理老师和生物老师共用一个讲台,但实际效果却令人啼笑皆非。
有老师调侃说,两个老师双倍输出,那干脆来个八仙过海,八个音乐老师就是八倍输出,学生个个都能成为小莫扎特、小肖邦、小贝多芬。
这种逻辑显然站不住脚。
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知道,现在课堂的容量已经非常大了,不是老师讲得太少,而是学生吸收不过来。
以前是老师拿瓶子浇,学生用水杯接;现在知识爆炸式增长,相当于老师拿水桶灌,学生还是用杯子接。
再多一个桶,学生能接的还是那个杯子,有啥用?
对于个别接收能力强的学生来说,多一个老师或许有好处,但这种学生毕竟少数。
专家们有这个闲工夫,还不如多思考如何编写更科学的教材,让老师和学生都少做点无用功。
目前,真正上课的老师数量仍然不够,小班教学尚且难以实现,更不用说双师课堂了。
现在推行双师课堂,无异于让两岁小孩骑大马,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。
这种脱离实际的操作,显然不是一线老师的想法,而是某些专家和教研员为了包装自己而扯起的新大旗。
他们打着教改的旗号招摇撞骗,不考虑教学实际,更不顾及师生的感受。
笔者不知道这样的双师课堂是如何堂而皇之登上讲台的。
或许,这本身就是一场由草台班子演出的糊涂戏,你方唱罢我登场,闹哄哄都是为了各自的名利。
某些人一直在变着花样折腾教育,而社会却越来越沉默。
他们坐视学生沦为小白鼠,同时也把老师推上了替罪羊的祭坛。
其实,只要家长没意见,老师们也不排斥成为相声演员或二人转艺术展示者,但这显然不是教育的初衷和归宿。
教育需要回归本真,需要尊重师生的感受和需求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,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热点推荐